象牙之塔的解释
比喻脱离实际的高雅或不切实际的学术研究环境,常用来形容某些学术或艺术领域的象牙塔生活。
出处
1.
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2.
源自西方文学,常见于19世纪的作品,如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提到过象牙塔。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沉浸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忽视现实世界的联系。
列子
1.
他在大学里过着象牙之塔的生活,几乎不关心外面的世界。2.
她的研究深居象牙之塔,缺乏实际应用的价值。3.
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沉浸在象牙之塔中,创作出脱离现实的作品。4.
毕业后,他发现现实与象牙之塔中的生活完全不同。5.
很多人批评那些只关注理论而不顾实践的学者生活在象牙之塔里。6.
他们死也不肯走出‘~’,也许走出了‘~’,又走进了‘水晶之宫’。 ★瞿秋白《乱弹·世纪末的悲哀》象牙之塔的翻译
德语
Elfenbeinturm
日语
象牙の塔
法语
tour d'ivoire
英语
ivory tower
象牙之塔的字意分解
xià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2: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3:象牙的省称。
4:人的外貌。
5: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6:象征。
7:形状;样子;景象。
8:法,法令。
9:道理。
10: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11:摹拟。
12:描绘。
13:效法。
14:想像。
yá
1:(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形状像齿的东西。
4:特指象牙。
5:萌芽。
6:孩童。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
1:——见“圪塔”(gēda):即“圪垯”。
tǎ
1:(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2: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3:表示块、片。

象牙之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ng yá zhī tǎ)。abcd式组合,象牙之塔意思是:比喻脱离实际的高雅或不切实际的学术研究环境,常用来形容某些学术或艺术领域的象牙塔生活。 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沉浸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忽视现实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