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翼而飞 wú yì ér fēi

abcd式
拼音wú yì ér fēi
注音ㄨˊㄧˋㄦˊㄈㄟ
繁体毋翼而飛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毋翼而飞的解释
形容无需借助外力或翅膀就能飞起来,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状态。
出处

1.

《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2.

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后人引申为毋翼而飞。
寓意
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鼓励人们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
列子

1.

小鸟在空中毋翼而飞,自由自在。

2.

他的音乐创作毋翼而飞,灵感源源不断。

3.

孩子们在草地上毋翼而飞,尽情玩耍。

4.

画家笔下的色彩毋翼而飞,充满生命力。

5.

春风吹过,花瓣毋翼而飞,美丽动人。

毋翼而飞的翻译
德语
ohne Flügel fliegen
日语
翼なくして飛ぶ
法语
voler sans ailes
英语
fly without wings
毋翼而飞的字意分解
1:(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2:同本义。
3:无。
4: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5:用于句首。
6:姓。
1:(形声。从羽,異(yì)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2:同本义。
3:鸟的翅膀。
4:昆虫的翅膀。
5: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6:辅助。
7:遮护。
8:,第二天。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fēi
1:(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同本义。
3:泛指飞翔。
4: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5: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6:疾速。
7:没有根据的。
8:不具姓名的。
9:凌空,高。
10:肌肉丰满。
11:奔驰的马。
12:飞星,流星的一种。

毋翼而飞,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yì ér fēi)。abcd式组合,毋翼而飞意思是:形容无需借助外力或翅膀就能飞起来,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状态。 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鼓励人们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