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之威 hè sī zhī wēi

abbc式
拼音hè sī zhī wēi
注音ㄏㄜˋㄙㄓㄨㄟ
繁体赫斯之威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赫斯之威的解释
形容一种非常威严的气势,令人感到敬畏。
出处

1.

《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遂自刎。汉军皆伏,曰:‘赫斯之威,令人悚然。’”
寓意
强调一种威严的气势,通常用于描述令人敬畏的人物或场面。
列子

1.

在舞台上,演员以赫斯之威的气势震撼了观众。

2.

教练在训练场上展现出赫斯之威,让队员们不敢懈怠。

3.

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赫斯之威,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4.

在电影中,主角以赫斯之威的气势击败了敌人。

5.

在家长会上,校长以赫斯之威的态度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

赫斯之威的翻译
德语
ehrfurchtgebietende Majestät
日语
威厳あふれる
法语
majesté imposante
英语
awe-inspiring majesty
赫斯之威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二赤。火赤。本义:泛指赤色)。
2:红如火烧。亦泛指火红色。
3:显耀。
4:显盛。
5:光明。
6:勃然大怒。
7:恐吓。
8:使感到惊奇、震骇或恐怖。
9:分裂,支解。
1:(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同本义。
3:扯裂。
4:分开。
5:距离;离开。
6:“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7: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8: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9:白色。
10: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11: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12: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wēi
1:威力;威风。
2:尊严,威严。
3:虐害
4: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5:畏惧
6:震慑。

赫斯之威,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è sī zhī wēi)。abbc式组合,赫斯之威意思是:形容一种非常威严的气势,令人感到敬畏。 强调一种威严的气势,通常用于描述令人敬畏的人物或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