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外求荣 mèi wài qiú róng

abcd式
拼音mèi wài qiú róng
注音ㄇㄟˋㄨㄞˋㄑㄧㄡˊㄖㄨㄥˊ
繁体媚外裘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媚外求荣的解释
形容为了迎合外国而谋求荣誉或利益,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向外国势力献媚的人。
出处

1.

清·吴趼人《痛史》第19回:“这是媚外求荣的结局,表过不提。”

2.

出自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原文为“媚外求荣,甘为汉奸”,用来批评当时某些官员的卖国行为。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民族自尊和国家利益,不应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
列子

1.

小明批评某企业为了获得外资而媚外求荣,损害了本土品牌的利益。

2.

公司新来的经理被指责媚外求荣,因为他总是优先考虑外国的合作伙伴。

3.

在讨论中,有人指出某些名人通过媚外求荣来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

4.

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因媚外求荣而被家族所不齿。

5.

电影里,主角拒绝了敌国的诱惑,坚决不媚外求荣。

媚外求荣的翻译
德语
bei Ausländern in Gunst stehen wollen
日语
外に媚びて栄達を求める
法语
chercher à plaire aux étrangers
英语
curry favor with foreigners
媚外求荣的字意分解
mèi
1:(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2:同本义。
3:逢迎取悦。
4:姿态可爱,侧重于婀娜多姿,逗人爱。
5:假借为“魅”。具有魅力,具有诱惑力或吸引力的。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róng
1:(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2:同本义。
3: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
4: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5:荣誉。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6:繁茂,茂盛。
7:繁荣。
8:盛多;丰富。
9:开花。
10:抛弃。
11:使…荣耀;使…光荣。
12:经营。
13:炫惑。

媚外求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èi wài qiú róng)。abcd式组合,媚外求荣意思是:形容为了迎合外国而谋求荣誉或利益,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向外国势力献媚的人。 提醒人们要保持民族自尊和国家利益,不应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