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

abac式
拼音shāng yí xià dǐng
注音ㄕㄤㄧˊㄒㄧㄚˋㄉㄧㄥˇ
繁体商彜夏鼎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青铜古器
  • 历史遗珍
  • 文明象征
反义词
  • 现代科技
  • 新兴文化
  • 当代艺术
商彝夏鼎的解释
商彝夏鼎指的是商朝的彝器和夏朝的鼎器,象征着古代的青铜文化和历史悠久的文明遗产。
出处

1.

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2.

出自《史记·夏本纪》和《史记·殷本纪》,分别记载了夏、商时期的青铜器文化。
寓意
强调对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
列子

1.

博物馆展出了许多商彝夏鼎,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2.

他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商彝夏鼎的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

3.

考古学家们在发掘现场发现了新的商彝夏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4.

商彝夏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值得我们珍惜和研究。

5.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商彝夏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6.

其为害也,惊心振耳,污~之光。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商彝夏鼎的翻译
德语
Shang Yi und Xia Ding
日语
商彝夏鼎
法语
Yi de Shang et Ding de Xia
英语
Shang Yi Xia Ding
商彝夏鼎的字意分解
shāng
1:(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2:同本义。
3:引申为商议,商讨;商量。
4:经商,贩卖货物。
5:揣测,臆度。
6:商业。
7:商人。
8:秋季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
9:春秋时诸侯国宋的别称 。周灭商后,封商贵族微子的后代于宋,故宋又称商。
10:象声词。铃摇击的声音。
11:星宿名,指心宿。
12:篇章,乐竟为一章,引申为诗文的篇章。
1:(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2:同本义。
3:常规。
4: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5:经常。
xià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大屋。
8: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9:大。
10:华彩,即五色。
11:姓。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商彝夏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g yí xià dǐng)。abac式组合,商彝夏鼎意思是:商彝夏鼎指的是商朝的彝器和夏朝的鼎器,象征着古代的青铜文化和历史悠久的文明遗产。 强调对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