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竖得志 xiōng shù dé zhì

abcd式
拼音xiōng shù dé zhì
注音ㄒㄩㄥㄕㄨˋㄉㄜˊㄓˋ
繁体凶竪得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凶竖得志的解释
形容凶恶的人得志,猖狂得意。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但却得势的人。
出处

1.

《后汉书·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志矣。”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羽大怒,伏诛宋义,凶竖得志”。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行为不端但却得势的人,防止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列子

1.

那个总是欺负同学的小男孩因为成绩好而被老师表扬,真可谓凶竖得志。

2.

公司里那个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人最近升职了,大家都觉得他是凶竖得志。

3.

班级里那个爱挑事儿的学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了班长,真是凶竖得志。

4.

邻居家的孩子总是欺负小朋友,这次因为帮了大人一个忙而被夸奖,真是凶竖得志。

5.

那个经常在网上挑起争端的人因为一次热点事件而火了,真是凶竖得志。

凶竖得志的翻译
德语
ein Schurke triumphiert
日语
悪者が得意になる
法语
un méchant triomphant
英语
a villain triumphant
凶竖得志的字意分解
xiōng
1:(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同本义。
3:凶恶可怕。
4:闹饥荒的,歉收的。
5:与死人有关,丧葬。
6:恐惧;骚动。
7: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8:灾祸。
9:早死;夭亡。
10:争讼,吵闹。
shù
1:纵。与“横”相反。
2:童仆。
3:宫中供役使的小臣。
4:书法的直笔画,从上一直向下。
5:古时对人的蔑称、贱称。
6:对宦官的蔑称。
7:姓。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凶竖得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ōng shù dé zhì)。abcd式组合,凶竖得志意思是:形容凶恶的人得志,猖狂得意。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但却得势的人。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行为不端但却得势的人,防止他们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