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口而食的解释
形容人多嘴杂,意见不统一,导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行动。
出处
1.
晋·陆机《演连珠》:“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民困已极,思乱如四口而食。'原意是比喻百姓生活困苦,意见不一,难以统一行动。寓意
提醒人们在多人合作或决策时,需要统一意见,否则容易导致失败或效率低下。
列子
1.
大家对这次活动的主题意见不一,真是四口而食,难以达成共识。2.
小组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结果四口而食,无法决定方案。3.
家庭聚会上,关于去哪里旅行的讨论,四口而食,最终不了了之。4.
公司会议上,各部门对新项目有不同看法,导致四口而食,进度受阻。5.
朋友们对晚餐的选择意见不统一,四口而食,最后还是点外卖解决。肆口而食的翻译
德语
zu viele Köche verderben den Brei
日语
意見がまとまらない
法语
trop de cuisiniers gâtent la sauce
英语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肆口而食的字意分解
sì
1:(形声。从长,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
2:同本义。
3: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4:进献解体牺牲。
5:侵犯;冲突 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
6:恣纵,放肆。
7:宣扬;扩展。
8:延伸,扩张 。
9:极力,勤苦。
10:店铺(上古时代表示商店)。
11:手工业作坊。
12:古代编悬乐器的单位,悬钟十六为肆。
13:“四”的大写,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错误或更改。
14:长;常。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sì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yì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肆口而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kǒu ér shí)。abcd式组合,肆口而食意思是:形容人多嘴杂,意见不统一,导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行动。 提醒人们在多人合作或决策时,需要统一意见,否则容易导致失败或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