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然的解释
形容自以为是,不经过思考就认为某事是理所当然。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2.
来源不详,常见于日常口语中。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或判断时需要谨慎,不要轻易下结论。
列子
1.
他没有调查清楚情况,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对的,结果闹了笑话。2.
她想当然地以为朋友会帮她,结果朋友却有自己的安排。3.
小明想当然地认为考试简单,结果成绩并不理想。4.
他想当然地认为天气会好,结果出门时却下起了大雨。5.
她想当然地以为大家都同意她的意见,结果引起了争议。6.
学术研究不能靠~的。想当然的翻译
德语
für selbstverständlich halten
日语
当然と思う
法语
prendre pour acquis
英语
take for granted
想当然的字意分解
xiǎng
1:(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同本义。
3:思考,思索。
4:希望,想要。
5:料想;猜想。
6:想象。
7:好像,如同。
8:怀念、回想。
dāng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7:用武力抵敌。
8:应当。
9:判决罪人,断狱。
10:在。
11:本,这。
12:假使。
dàng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7: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想当然,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ǎng dāng rán)。abcd式组合,想当然意思是:形容自以为是,不经过思考就认为某事是理所当然。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或判断时需要谨慎,不要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