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而无味的解释
形容事物或生活没有味道,缺乏趣味,感觉平淡无奇。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2.
出自《论语·阳货》,原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人引申为淡而无味。寓意
提醒人们要追求有意义和趣味的生活,避免平淡无奇的状态。
列子
1.
这部电影情节淡而无味,看完后毫无印象。2.
他觉得这本书内容淡而无味,读起来很无趣。3.
这道菜味道淡而无味,完全没有食欲。4.
这次旅行景色淡而无味,和宣传的完全不符。5.
她的讲话内容淡而无味,听众们纷纷走神。6.
他的味觉变了,不能再喝浓烈苦涩的茶,只好喝一点~的白开水。 ★叶圣陶《线下·孤独》淡而无味的翻译
德语
geschmacklos und fade
日语
味気なく平凡
法语
insipide et sans saveur
英语
tasteless and bland
淡而无味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同本义。
3:稀薄。
4:冷淡,不热情。
5:淡雅。
6:淡泊,不追求名利。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wèi
1:(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同本义。
3:食物。
4:——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淡而无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 ér wú wèi)。abcd式组合,淡而无味意思是:形容事物或生活没有味道,缺乏趣味,感觉平淡无奇。 提醒人们要追求有意义和趣味的生活,避免平淡无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