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雷贯耳的解释
形容声音巨大,震耳欲聋。多用来形容雷声或其他巨大声响。
出处
1.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2.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天火发于楚,烧其城郭,轰雷贯耳。'寓意
强调声音的巨大和震撼力,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或保持警觉。
列子
1.
远处传来轰雷贯耳的爆炸声,让人不寒而栗。2.
音乐会上,鼓手的演奏声轰雷贯耳,震撼全场。3.
当他摔倒时,头部撞击地面的声音轰雷贯耳。4.
赛车呼啸而过,引擎声轰雷贯耳,令人兴奋。5.
暴风雨来临时,雷声轰雷贯耳,吓得小狗不敢出门。6.
孙行者,闻你名如~,说你在南天门外施威,灵霄殿下逞势。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轰雷贯耳的翻译
德语
donnernd
日语
轟然
法语
tonitruant
英语
thunderous
轰雷贯耳的字意分解
hōng
1:(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同本义。
3:眩晕。
léi
1:(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2:同本义。
3:剧响,巨大声响 。
4:古酒器名。
5:打雷。
6:,敲击。
7:姓。
lèi
1:
guàn
1:(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2:同本义。
3: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4:事情,事例。
5:条理;系统。
6:罪恶。
7:祖籍;籍贯。
8:序次;按顺序排列。
9:古国名 。故址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六十里。
10:姓。汉有贯高。
11:用绳子穿连成串。
12:穿过;贯通,精通。
13:累;连续。
14:侍奉,服事。
15:学习;复习。
16:
17:熟习;熟练。
18:习惯。
19:(wān)。弯弓,张满弓。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轰雷贯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ōng léi guàn ěr)。abac式组合,轰雷贯耳意思是:形容声音巨大,震耳欲聋。多用来形容雷声或其他巨大声响。 强调声音的巨大和震撼力,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或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