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声下气的解释
形容态度谦和,言辞柔顺,通常用于表示对人恭敬有礼。
出处
1.
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汉军皆伏,起,争项王首者数十人,项庄曰:‘王死矣!’乃持其头号哭,甚哀。汉军皆曰:‘项王果义士也!’项伯曰:‘项王为人,柔声下气,非其所也。’寓意
强调谦虚有礼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谦和的态度。
列子
1.
小李在和客户沟通时,总是柔声下气,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2.
面对老师的批评,小明柔声下气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3.
在家庭聚会上,奶奶对晚辈总是柔声下气,令人感到温馨。4.
小张在服务行业工作多年,养成了柔声下气的习惯。5.
在图书馆里,管理员总是柔声下气地提醒大家保持安静。6.
令长子珍就傅……尝曰:‘妇人舍言、容、工,无所谓德。言只~,容只衣饰整洁,工则针黹、纺绩、酒浆、菹醢,终身不能尽。’ ★《清史稿·列女传一·郑文清妻黎》柔声下气的翻译
德语
sanft und demütig sprechen
日语
柔らかく謙虚に話す
法语
parler doucement et humblement
英语
speak softly and humbly
柔声下气的字意分解
róu
1:(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2:同本义。
3:柔弱;细嫩。
4:柔软。
5:柔和;温和。
6:温柔。
7:软弱;柔弱。
8: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9:通过加工使变软。
10:润泽。
11:车轮的外周。
12:汉代侯国名 。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地区境内。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qì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柔声下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óu shēng xià qì)。abac式组合,柔声下气意思是:形容态度谦和,言辞柔顺,通常用于表示对人恭敬有礼。 强调谦虚有礼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谦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