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zhā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abac式
拼音zhā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注音ㄓㄠㄓㄓㄐㄧˊㄐㄧˊㄌㄞˊㄏㄨㄟㄓㄓㄐㄧˊㄐㄧˊㄑㄩˋ
繁体招之之即即來揮之之即即去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物来去自如,非常听话或灵活。
出处

1.

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惟世臣,巨室为能。”

2.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指优孟的表演技艺高超,能随叫随到,随意离去。
寓意
强调对某人或某物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列子

1.

小狗对主人非常忠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

这个机器人设计得非常好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3.

小明的朋友们都很听话,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4.

这个软件的响应速度很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

家里的智能音箱非常方便,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

况且乎,这些教书先生本觉得可以~的,还有甚么顾惜呢。(清·云江女史《宦海钟》第二回)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翻译
德语
auf einen Ruf kommen und auf ein Zeichen gehen
日语
呼び寄せて手を振れば去る
法语
venir à l'appel et partir au geste
英语
come at a call and go at a wave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字意分解
zhāo
1:(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2:同本义。
3:招收;招募。
4:邀请。
5:招致;招惹。
6:招供,供认。
7:逗引。
8:招抚;招安。
9:摇动;挥舞。
10:招赘;招婿。
11:(jiǎo)。举起。
12:靶子。
13: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2:同本义。
3: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4:登上;走上。
5:虽然。
6:假若。
7:即使。
8:那就。
9:就在某时某处;乘,趁。
10:当。
11:立刻,当即。
12:那就是说,那就是。
13:烛头烬。
14:姓。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abac式组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来去自如,非常听话或灵活。 强调对某人或某物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