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极则复 bō jí zé fù

abac式
拼音bō jí zé fù
注音ㄅㄠㄐㄧˊㄗㄜˊㄈㄨˋ
繁体剥極則復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剥极则复的解释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达到极端后会发生转变。
出处

1.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2.

出自《周易·剥卦》:'剥极则复',意为剥落到了极点就会重新复生。
寓意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辩证的思维,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后,突然剥极则复,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2.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公司的业绩终于剥极则复,迎来了新的增长。

3.

小丽在感情上经历了痛苦的分手,但剥极则复,她很快找到了新的幸福。

4.

运动员在训练中遭遇了瓶颈,但剥极则复,他突破了自我,创造了新的纪录。

5.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萧条,市场剥极则复,逐渐恢复了活力。

剥极则复的翻译
德语
Wenn Dinge ein Extrem erreichen, kehren sie sich um.
日语
極まれば反転する
法语
Quand les choses atteignent un extrême, elles se retournent.
英语
When things reach an extreme, they turn around.
剥极则复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刀,从录,“录”又兼作声符。“录”,《说文》:“刻割也。”本义: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
2:同本义。
3:割裂。
4:脱落。
5:强制除去。
6:盘剥;掠夺。
7:伤害。
bāo
1:[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1:(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同本义。
3:最高的地位。
4:特指君位。
5: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6:尽头;极限。
7: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8:北极星。
9:最高准则、标准。
10:最,非常,狠,满。
11:至,到达。
12: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13:穷尽,竭尽。
14: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15:惩罚,诛杀。
16:到达极点。
17: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18:
19:急速。
20:屡次,一再。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7:做,作。
8:正相反。
9:表示相反或对照。
10:表示平列关系。
11: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12: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13: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14: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15: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1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17: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18: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1:(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同本义。
3:引申为恢复。
4:回归,还原。
5:回答。
6:报复。
7:免除。
8:覆盖。引申为庇护。
9:又,再。中断再开始。
10: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11:重复;繁复。
12:夹层。
13:重叠。

剥极则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ō jí zé fù)。abac式组合,剥极则复意思是: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达到极端后会发生转变。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辩证的思维,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