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亏义 lì bù kuī yì

abcd式
拼音lì bù kuī yì
注音ㄌㄧˋㄅㄨˋㄎㄨㄟㄧˊ
繁体利不虧義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利不亏义的解释
指做事不因追求利益而损害道义,强调在利益和道义之间选择道义。
出处

1.

《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2.

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演变为成语'利不亏义'。
寓意
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应损害道德和正义,体现高尚的人格品质。
列子

1.

他在生意场上虽然可以赚取更多利润,但始终坚持利不亏义的原则。

2.

小张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始终记得利不亏义的教诲,选择了帮助朋友。

3.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利不亏义的理念,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

面对利益和道义的抉择,他选择了利不亏义,放弃了不正当的利益。

5.

在日常生活中,利不亏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利不亏义的翻译
德语
Gerechtigkeit vor Profit
日语
義を損なわずに利を得る
法语
la justice avant le profit
英语
righteousness over profit
利不亏义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
7:有利的。
8:重要的;要害的。
9:利益。
10:又。
11:赢利;利息。
12:财利。
13:指个人的安危。
14:胜利。
15:物资出产。
16:
1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uī
1:(形声。从亏,(hū)声。本义:气损)。
2:同本义。
3:欠缺,短少(应该有的而缺少)。与“盈”、“满”相对。
4:损耗,损害。
5:输。
6:毁坏。
7:减损;减少。
8:违背。
9:相异;不适应。
10:损失,丧失。
11:月相从全月到新月的时期。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利不亏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ì bù kuī yì)。abcd式组合,利不亏义意思是:指做事不因追求利益而损害道义,强调在利益和道义之间选择道义。 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应损害道德和正义,体现高尚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