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yì lùn fēng shēng

abac式
拼音yì lùn fēng shēng
注音ㄧˋㄌㄩㄣˊㄈㄥˋㄕㄥ
繁体議論風生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鸦雀无声
  • 寂静无声
  • 静悄悄
议论风生的解释
形容议论纷纷,言辞激烈,气氛热烈。
出处

1.

宋王暐《道山清话》:“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

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时候,那一班书办、差役,个个议论风生。'
寓意
强调人们对某一话题的热烈讨论和不同观点的表达,体现言论自由和多元化。
列子

1.

在新书发布会上,读者们议论风生,讨论着书中的情节。

2.

晚会上,大家对节目的评价议论风生,气氛非常热闹。

3.

同学们对这次考试的难度议论风生,各抒己见。

4.

在咖啡馆里,朋友们对最近的电影议论风生,争论不休。

5.

家庭聚会上,亲戚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议论风生,意见不一。

6.

伊和女伴商量装饰,~,足以使大家心折。 ★叶圣陶《一个朋友》

议论风生的翻译
德语
eine lebhafte Diskussion
日语
議論が盛ん
法语
une discussion animée
英语
a lively discussion
议论风生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同本义。
3:评议是非。
4:选择。
5:议处;议罪。
6: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7:(yí)。忖度。
8: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议论风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lùn fēng shēng)。abac式组合,议论风生意思是:形容议论纷纷,言辞激烈,气氛热烈。 强调人们对某一话题的热烈讨论和不同观点的表达,体现言论自由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