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瓶之知 qiè píng zhī zhī

abac式
拼音qiè píng zhī zhī
注音ㄑㄧㄝˋㄆㄧㄥˊㄓㄓ
繁体挈缾之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挈瓶之知的解释
比喻浅薄的见识或学识。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事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只知其表面的知识。
出处

1.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2.

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后人以'挈瓶之知'比喻浅薄的见识。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满足于浅薄的知识,要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
列子

1.

他对物理学的理解仅限于高中课本,真是挈瓶之知。

2.

小李只知道软件的基本操作,对其原理一无所知,真是挈瓶之知。

3.

他只读过几本入门书,就自称是专家,真是挈瓶之知。

4.

她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真是挈瓶之知。

5.

他对公司的业务只是略知皮毛,真是挈瓶之知。

挈瓶之知的翻译
德语
oberflächliches Wissen
日语
表面的知識
法语
connaissances superficielles
英语
superficial knowledge
挈瓶之知的字意分解
qiè
1:契约,书契。
2:(形声。本义:提起)。
3:同本义。
4:带领。
5:提携。
6:刻。
7:刀刻。
píng
1:(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2: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3: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挈瓶之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iè píng zhī zhī)。abac式组合,挈瓶之知意思是:比喻浅薄的见识或学识。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事物的了解不够深入,只知其表面的知识。 提醒人们不要满足于浅薄的知识,要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