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劳苦 bù cí láo kǔ

abcd式
拼音bù cí láo kǔ
注音ㄅㄨˋㄘˊㄌㄠˊㄍㄨˇ
繁体不辭勞苦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辞劳苦的解释
形容不怕辛苦,不辞劳累,勤奋努力地工作或做事。
出处

1.

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2.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不辞劳苦,终其身。'
寓意
强调不怕辛苦,勇于付出的精神,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列子

1.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不辞劳苦地加班到深夜。

2.

她不辞劳苦地照顾生病的家人,令人感动。

3.

为了实现梦想,他不辞劳苦地学习和工作。

4.

志愿者们不辞劳苦地清理街道,改善环境。

5.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不辞劳苦地备课。

6.

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的服务。 ★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不辞劳苦的翻译
德语
keine Mühe scheuen
日语
苦労を厭わず
法语
ne ménager aucun effort
英语
spare no effort
不辞劳苦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láo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同本义。
3:烦劳;麻烦。
4:慰劳。
5:忧愁;愁苦。
6:夺取。
7:劳累,疲劳。
8:辛苦;费力。
9:劳绩,小功。
10:摩田农具。
1:(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同本义,即“荼”。
3:病;病痛。
4: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5:又。
6:痛苦;困苦。
7:刻苦。
8:劳苦;辛苦。
9:贫穷。
10:困扰;困辱。
11:使困苦,困于。
12:恨,怨嫌。
13:竭力;尽力。
14:甚,很。表示程度。
15:幸好,幸亏。
1:粗劣

不辞劳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cí láo kǔ)。abcd式组合,不辞劳苦意思是:形容不怕辛苦,不辞劳累,勤奋努力地工作或做事。 强调不怕辛苦,勇于付出的精神,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