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之心 gǒu qiě zhī xīn

abcd式
拼音gǒu qiě zhī xīn
注音ㄍㄡˇㄐㄩㄓㄒㄧㄣ
繁体苟且之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苟且之心的解释
指一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的心态,缺乏长远打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出处

1.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苟且之心。”

2.

出自《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人引申为苟且偷安的心态。
寓意
告诫人们要避免得过且过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列子

1.

他总是抱着苟且之心的态度对待工作,导致业绩一直上不去。

2.

生活中不能总是苟且之心,要有追求和理想。

3.

面对挑战,不能有苟且之心,要勇敢面对。

4.

她对自己的学业抱着苟且之心,结果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5.

在团队合作中,不能有苟且之心,要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6.

饰~,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清·章炳麟《〈客帝〉匡谬》

苟且之心的翻译
德语
eine zufriedene Einstellung
日语
妥協の心
法语
une attitude de compromis
英语
a make-do attitude
苟且之心的字意分解
gǒu
1:(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2:随便,轻率。
3:姑且;暂且。
4:若;如果;假使。
1:此,这;今。
2:将近;几乎。
3:将要。
4:暂且;姑且。
5: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
6: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7: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8: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9:尚且,还。
1: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苟且之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ǒu qiě zhī xīn)。abcd式组合,苟且之心意思是:指一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的心态,缺乏长远打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告诫人们要避免得过且过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