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讥 fǎn chún xiāng jī

abac式
拼音fǎn chún xiāng jī
注音ㄈㄢˇㄔㄨㄣˊㄒㄧㄤˋㄐㄧ
繁体反脣相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反唇相讥的解释
形容双方互相讥讽、挖苦对方,针锋相对的对抗状态。
出处

1.

《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原句为“反唇相稽”,后演变为“反唇相讥”。
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辞上要注意分寸,避免无谓的争执和伤害。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因为一件小事吵起来,反唇相讥,谁也不肯让步。

2.

在辩论赛上,两位选手反唇相讥,场面一度非常激烈。

3.

家庭聚会上,两个表兄弟因为意见不合,反唇相讥,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4.

同事之间因为工作上的分歧,反唇相讥,影响了团队的和谐。

5.

在网络论坛上,两个网友因为观点不同,反唇相讥,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6.

济渡满不买帐,~:“皇上信得过我,干您哪一条?” ★华而实《汉衣冠》七

反唇相讥的翻译
德语
sarkastisch zurückgeben
日语
皮肉を返す
法语
riposter avec sarcasme
英语
to retort sarcastically
反唇相讥的字意分解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chún
1:(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同本义。
3:边缘。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1:(形声。从言,幾(jì)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2:同本义。
3:讽刺;讥笑。
4:进谏;规劝。
5:查问。
6:非难,指责的话。

反唇相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ǎn chún xiāng jī)。abac式组合,反唇相讥意思是:形容双方互相讥讽、挖苦对方,针锋相对的对抗状态。 提醒人们在言辞上要注意分寸,避免无谓的争执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