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黄盖 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abac式
拼音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注音ㄓㄡㄩˊㄉㄚˊㄏㄨㄤˊㄍㄞˋ
繁体周瑜打黄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周瑜打黄盖的解释
形容双方心照不宣、互相配合的行为,通常指一种假装的争斗或打斗。
出处
出自《三国演义》,讲述周瑜和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假装打斗,成功实施苦肉计的故事。
寓意
强调合作与策略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假象来达到真实目的。
列子

1.

他们俩在舞台上周瑜打黄盖,一个假装生气,一个假装道歉,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2.

小明和小红在家里玩周瑜打黄盖,故意让妈妈以为他们在吵架。

3.

为了让大家相信他们真的在竞争,两个朋友在比赛中周瑜打黄盖,表演得非常逼真。

4.

在公司的年会上,同事们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短剧,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5.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老师在课堂上模拟了周瑜打黄盖的场景。

6.

做生意是~,一家愿打,一家愿挨。

周瑜打黄盖的翻译
德语
Zhou Yu schlägt Huang Gai
日语
周瑜が黄蓋を打つ
法语
Zhou Yu frappe Huang Gai
英语
Zhou Yu beats Huang Gai
周瑜打黄盖的字意分解
zhōu
1:(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同本义。
3:稠密;紧密。
4: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5: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6:完备。
7:遍及;普遍。
8:诚,忠信。
9:周围。
10:拐角儿。
11:朝代名。
12: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13: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14: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15: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6:绕一圈,环绕。
17:保全。
18:周济;救济。
19:合,适合。
20:巩固。
21:保密。
22:(tiáo)调和,协调。
23:回。
24:“週”同“周”。
25:姓。
1:(形声。从玉,俞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玉的光彩。比喻优点。亦形容美好。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1:量词,指十二个
huáng
1:(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黄色。
3:垮掉,坏了事。
4:黄赤色的马。
5:金印。
6: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7:粪便。
8:牛黄。
9:黄犬。
10:热病。
11:烟叶。

周瑜打黄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abac式组合,周瑜打黄盖意思是:形容双方心照不宣、互相配合的行为,通常指一种假装的争斗或打斗。 强调合作与策略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假象来达到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