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句搜章 zhāi jù sōu zhāng

abac式
拼音zhāi jù sōu zhāng
注音ㄓㄞㄍㄡㄙㄡㄓㄤ
繁体摘句搜章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摘句搜章的解释
摘句搜章形容读书时摘抄精彩的句子和章节,体现对知识的渴求和积累。
出处

1.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出自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书教下》,原文为:“摘句搜章,务求精要。”
寓意
强调通过摘抄和搜集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列子

1.

为了写好论文,小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摘句搜章。

2.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王喜欢摘句搜章。

3.

为了准备考试,小张每天都在摘句搜章。

4.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小刘喜欢摘句搜章。

5.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小陈常常摘句搜章。

6.

~终底用,求田问舍梅全迟。 ★宋·洪刍《洪老圃集·始年四十》

摘句搜章的翻译
德语
Sätze ausschneiden und Kapitel suchen
日语
文を抜粋し章を探す
法语
extraire des phrases et rechercher des chapitres
英语
excerpting sentences and searching for chapters
摘句搜章的字意分解
zhāi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摘录。
gōu
1:(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勾画。
4:如果——表示假设。
5: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6:——人名用字。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2:语句;诗句。
3: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4: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sōu
1:搜索;搜查。
2:寻求。
3:检查,检点。
4:选择。
5:挖,掏。
6:打猎。
7:消除,清除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摘句搜章,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i jù sōu zhāng)。abac式组合,摘句搜章意思是:摘句搜章形容读书时摘抄精彩的句子和章节,体现对知识的渴求和积累。 强调通过摘抄和搜集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