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歧途的解释
形容误入邪路或错误的方向,常用于比喻人走上不正当的道路或行为。
出处
1.
鲁迅《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误入歧途,一时悔已晚。”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选择道路,避免误入不正之途。
列子
1.
小明因为贪玩误入歧途,幸好及时被老师发现并纠正。2.
他因为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家人非常担心他的未来。3.
误入歧途后,她终于明白亲情的重要性,决定重新开始。4.
因为一时冲动误入歧途,他后悔莫及,决心改过自新。5.
误入歧途的经历让他懂得了珍惜现在的生活。6.
台湾的真情实况如何,不少人是~的,需要教育挽救。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误入歧途的翻译
德语
in die Irre gehen
日语
道を誤る
法语
s'égarer
英语
go astray
误入歧途的字意分解
wù
1:谬误;错误。
2:耽误。
3:妨害。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qí
1:(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2:同本义。
3:叉开,事物错出。
4:岔路。
5:亦指走入歧路。
tú
1:(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职位。
4:途径;路子。

误入歧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rù qí tú)。abcd式组合,误入歧途意思是:形容误入邪路或错误的方向,常用于比喻人走上不正当的道路或行为。 提醒人们要谨慎选择道路,避免误入不正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