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妄不经 dàn wàng bù jīng

abcd式
拼音dàn wàng bù jīng
注音ㄉㄢˋㄨㄤˋㄅㄨˋㄐㄧㄥˋ
繁体誕妄不經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诞妄不经的解释
形容言论或想法荒谬离奇,不合常理。
出处

1.

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夷僧行法》:“按骥上此疏时,思任发已逃去不获,乃为诞妄不经之语。”

2.

出自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翩翩》,原文为“诞妄不经,令人失笑”。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轻信或传播不切实际的言论,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说的那个故事真是诞妄不经,完全不合逻辑。

2.

这个理论听起来诞妄不经,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3.

她总是喜欢讲一些诞妄不经的笑话,大家都觉得好笑。

4.

这个计划太诞妄不经了,根本不可能实现。

5.

他写的文章内容诞妄不经,读起来让人啼笑皆非。

6.

首致诘难,以为~之说。 ★清·梁启超《罗兰夫人传》

诞妄不经的翻译
德语
absurd und unbegründet
日语
荒唐無稽
法语
absurde et sans fondement
英语
absurd and baseless
诞妄不经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言,延声。本义:说大话)。
2:同本义。
3:虚妄;荒唐。
4:大。
5:生育;出生。
wàng
1:(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2:同本义。
3:虚妄,极不真实。
4:不法,胡作非为。
5:狂乱,毫无约束。
6:荒谬,荒诞。
7:相当于“凡”。平庸。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诞妄不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 wàng bù jīng)。abcd式组合,诞妄不经意思是:形容言论或想法荒谬离奇,不合常理。 提醒人们要避免轻信或传播不切实际的言论,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