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有声 hè rán yǒu shēng

abac式
拼音hè rán yǒu shēng
注音ㄏㄜˋㄖㄢˊㄧㄡˋㄕㄥ
繁体赫然有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赫然有声的解释
形容声音突然出现并且非常清晰。常用来描述突然听到的响亮声音。
出处

1.

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2.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宝玉正自发呆,忽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赫然有声。”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保持警觉。
列子

1.

半夜里,窗外突然传来赫然有声的雷鸣声,把我吓了一跳。

2.

在宁静的山谷中,鸟儿的鸣叫赫然有声,令人心旷神怡。

3.

当他打开礼物盒时,里面的音乐盒赫然有声,非常动听。

4.

在演出中,鼓手的敲击赫然有声,带动了全场的气氛。

5.

当她打开门时,屋内的笑声赫然有声,原来是朋友们在开派对。

6.

阁下又且~,烈于天下,复得位于朝,见用于天子。 ★宋·石介《上孔中丞书》

赫然有声的翻译
德语
plötzlich laut und deutlich
日语
突然に明瞭な音
法语
soudainement fort et clair
英语
suddenly loud and clear
赫然有声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二赤。火赤。本义:泛指赤色)。
2:红如火烧。亦泛指火红色。
3:显耀。
4:显盛。
5:光明。
6:勃然大怒。
7:恐吓。
8:使感到惊奇、震骇或恐怖。
9:分裂,支解。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赫然有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è rán yǒu shēng)。abac式组合,赫然有声意思是:形容声音突然出现并且非常清晰。常用来描述突然听到的响亮声音。 提醒人们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变化,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