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之患的解释
指国家的重大隐患或危机,常用来形容对国家稳定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出处
1.
《史记·陈丞相世家》:“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振国之患,社稷之危。'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强调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王在阅读历史书时,发现古人常用'振国之患'来形容国家的危机。2.
在讨论历史事件时,老师提到'振国之患'是当时人们面临的重大问题。3.
小说中,主人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困境堪比'振国之患'。4.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振国之患'这个成语的由来。5.
研究古代政治时,学者们经常引用'振国之患'来分析国家危机。振国之患的翻译
德语
nationale Gefahr
日语
国家の危機
法语
péril national
英语
national peril
振国之患的字意分解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huàn
1:(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2:同本义。
3:憎恶;讨厌;厌烦。
4:苦于。
5:祸患,祸害。
6:疾病;毛病。

振国之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 guó zhī huàn)。abac式组合,振国之患意思是:指国家的重大隐患或危机,常用来形容对国家稳定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强调危机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