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惊龙的解释
形容天空中浮云翻腾,惊动龙的现象,常用来比喻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或突如其来的变化。
出处
1.
《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欲知归路难,浮云惊龙飞。”寓意
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突变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时刻准备应对变化。
列子
1.
看到天空中浮云惊龙的壮观景象,小明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2.
电影中,主角经历了一场浮云惊龙般的人生变故,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3.
在野外露营时,朋友们看到浮云惊龙的景象,都兴奋地拿出相机拍照。4.
小说中,主人公面对浮云惊龙的命运转折,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5.
在山顶观景台上,游客们被浮云惊龙的壮丽景象所震撼,久久不愿离去。浮云惊龙的翻译
德语
Wolken erschrecken den Drachen
日语
浮雲驚竜
法语
nuages effrayant le dragon
英语
clouds startling the dragon
浮云惊龙的字意分解
fú
1:(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2:同本义。
3:游水(如挥动手脚或摆动翅鳍或尾巴)推进身体。
4:超过。
5:用满杯酒罚人。
6:在表面上。
7:轻薄;轻佻。
8:空虚;无根据。又空虚不实。
9:疏松细碎的土。
10:(hú)。葫芦。
11:虫名。
yún
1:(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同本义。
3: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4: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5:借指高空。
6:云南省的简称。
7:比喻盛多。
8:比喻高。
9:说。
10:有。
11:为,是。
12:旋。
13:无实在意义。
14:如此;这样。
15:姓。
jīng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浮云惊龙,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ú yún jīng lóng)。abcd式组合,浮云惊龙意思是:形容天空中浮云翻腾,惊动龙的现象,常用来比喻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或突如其来的变化。 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突变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时刻准备应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