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埴索涂 zhāi ní suǒ tú

abcd式
拼音zhāi ní suǒ tú
注音ㄓㄞㄓˊㄙㄨㄛˇㄊㄨˊ
繁体摘埴索塗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摘埴索涂的解释
形容一种勤劳、辛苦的工作状态,通常指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出处

1.

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2.

出自《诗经·小雅·楚茨》中的“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后引申为摘埴索涂。
寓意
强调劳动的艰辛和劳动者的勤奋,提醒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
列子

1.

农民们在田间摘埴索涂,辛勤地耕作着。

2.

工人们在工地上摘埴索涂,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3.

环卫工人每天都在街道上摘埴索涂,保持城市的整洁。

4.

园丁们在花园里摘埴索涂,精心照料每一株植物。

5.

建筑工人不畏严寒酷暑,摘埴索涂地进行施工。

6.

夸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

摘埴索涂的翻译
德语
hart arbeiten
日语
苦労する
法语
travailler dur
英语
toil and moil
摘埴索涂的字意分解
zhāi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摘录。
zhí
1:细腻的黄粘土。
2:土地。
suǒ
1:(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3:法度。
4:中国古地名 。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5:索县 。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6:搜索。
7:寻求;探索。
8:挑选。
9:求取,讨取。
10:须,应,得。
11:捻绳使紧。
12:独自,孤单。
13:涕泪流出貌。
14:索性;干脆。
15:尽;空。
16: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1:(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同本义。
3: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4: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道路。也作“途”。
6:十二月。古月名。
7:“塗”的简化字。
8:泥,泥巴。
9:道路。
10:引申指途径;门路。
11:涂抹;粉刷物品。

摘埴索涂,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i ní suǒ tú)。abcd式组合,摘埴索涂意思是:形容一种勤劳、辛苦的工作状态,通常指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强调劳动的艰辛和劳动者的勤奋,提醒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