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不如程的解释
形容做事不如完成事物的重要性,强调结果重于过程。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作不如程,则刖耳、嬶鼻、敲刖胫趾,君能之乎?”2.
出自《论语·子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后世引申为做事不如完成事物的重要性。寓意
强调在做事时要注重结果,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过程而忽视最终的成效。
列子
1.
小明虽然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很努力,但最终没有获奖,他明白做不如程的道理。2.
在项目管理中,团队成员认识到做不如程,及时调整策略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3.
虽然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小丽明白做不如程,最终通过了考试。4.
在烹饪比赛中,选手们意识到做不如程,最终的成品才是评判的标准。5.
虽然在制作手工艺品时花了很多时间,但最终的成品才是最重要的,做不如程。作不如程的翻译
德语
Das Ergebnis ist wichtiger als der Prozess
日语
結果がプロセスよりも重要
法语
le résultat est plus important que le processus
英语
the resul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ocess
作不如程的字意分解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ú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7:相敌;抵挡。
8:应当。
9:按照。
10:假如,如果。
11:与,和。
12:或——表示选择关系。
13:而——表示连接。
14: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15: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16:相当于“乎”。
chéng
1:(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2:度量衡的总称。
3:法式;章程,规格。
4:典范;法度。
5:限度;期限;定额。
6:路程;行程。

作不如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uò bù rú chéng)。abac式组合,作不如程意思是:形容做事不如完成事物的重要性,强调结果重于过程。 强调在做事时要注重结果,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过程而忽视最终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