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为吏 kè mù wèi lì

abac式
拼音kè mù wèi lì
注音ㄎㄜˋㄇㄨˋㄨㄟˊㄌㄧˋ
繁体刻木爲吏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简牍为官
  • 竹简记事
  • 结绳记事
反义词
  • 现代化管理
  • 电子化记录
  • 高科技治理
刻木为吏的解释
刻木为吏,意为在木头上刻字来记录官员的任免情况,形容一种原始的管理和记录方式。
出处

1.

《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汉书·路温舒传》:“刻木为吏,期不对。”

2.

出自《尚书·尧典》:'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于众星,刻木为吏。'
寓意
象征早期人类的智慧和管理方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程。
列子

1.

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刻木为吏的痕迹,推测古代的管理方式。

2.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的刻木为吏制度,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3.

博物馆展出了刻木为吏的实物,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

4.

研究古代文化的学者常常提到刻木为吏作为早期管理的例子。

5.

在小说中,主人公通过刻木为吏的方式记录了部落的历史。

6.

画地为狱议不入,~期不对。 ★宋·王楙《野客丛书·汉狱吏不恤》

刻木为吏的翻译
德语
Holz schnitzen für Beamte
日语
木に刻んで吏とする
法语
graver le bois pour les fonctionnaires
英语
carve wood as an official
刻木为吏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同本义。
3:又。
4: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5:绘画;修饰。
6:限定。
7:伤害。
8:铭记。
9: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10:刻薄;苛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7:麻木;失去知觉。
8:朴拙。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1:(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3: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4:吏部狱。
5:治理;为官。
6:姓。

刻木为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è mù wèi lì)。abac式组合,刻木为吏意思是:刻木为吏,意为在木头上刻字来记录官员的任免情况,形容一种原始的管理和记录方式。 象征早期人类的智慧和管理方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