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大作 kuáng fēng dà zuò

abcd式
拼音kuáng fēng dà zuò
注音ㄎㄨㄤˊㄈㄥˋㄉㄚㄗㄨㄛˋ
繁体狂風大作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狂风大作的解释
形容风刮得很猛烈,气势浩大。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2.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为“狂风大作,昼晦”,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寓意
表达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不可抗拒性,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
列子

1.

狂风大作,树枝被吹得摇曳不定。

2.

窗外狂风大作,雨点打在玻璃上啪啪作响。

3.

狂风大作,沙尘漫天,视线模糊不清。

4.

狂风大作,海浪翻涌,船只在海上颠簸。

5.

狂风大作,屋顶上的瓦片被吹得东倒西歪。

6.

四面呼呼乱响,顷刻~,波浪滔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

狂风大作的翻译
德语
ein wütender Sturm
日语
猛烈な嵐
法语
une tempête furieuse
英语
a raging storm
狂风大作的字意分解
kuáng
1:(形声。本义:狗发疯)。
2: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3: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4:狂妄。
5:狂放,任性放荡。
6:凶猛。
7:汹涌。
8:欺骗。
9:(wǎng)。去。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狂风大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uáng fēng dà zuò)。abcd式组合,狂风大作意思是:形容风刮得很猛烈,气势浩大。 表达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不可抗拒性,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