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悬鹑的解释
比喻做事情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出自《论语》,形容子夏教学时的认真态度。
出处
1.
《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2.
《论语·泰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曰:“诲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夫子之言,与?抑人之言,与?悬诸吾耳。”'后人用“子夏悬鹑”来形容这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寓意
强调做事要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完美。
列子
1.
他在做实验时子夏悬鹑,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2.
她在绘画时子夏悬鹑,每一笔都力求完美。3.
他在编程时子夏悬鹑,仔细检查每一个代码行。4.
她在整理资料时子夏悬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5.
他在写作时子夏悬鹑,确保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子夏悬鹑的翻译
德语
sorgfältige Aufmerksamkeit für Details
日语
細部にわたる注意
法语
attention méticuleuse aux détails
英语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子夏悬鹑的字意分解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xià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大屋。
8: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9:大。
10:华彩,即五色。
11:姓。
xuán
1:(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同本义。
3:凭空设想;揣测。
4:系连,关联。
5: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chún
1:鹌鹑的简称 。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为鹌鹑。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种迁徙性雉类猎鸟,约18厘米长,上部棕黑色而有皮黄斑点,喉部呈黑白二色,胸部为发红色的皮黄色,腹部呈白色。

子夏悬鹑,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ǐ xià xuán chún)。abac式组合,子夏悬鹑意思是:比喻做事情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出自《论语》,形容子夏教学时的认真态度。 强调做事要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