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牛宰马 qiāo niú zǎi mǎ

abac式
拼音qiāo niú zǎi mǎ
注音ㄑㄧㄠㄋㄧㄡˊㄗㄞˇㄇㄚˇ
繁体敲牛宰馬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大摆宴席
  • 盛筵待客
  • 设宴款待
反义词
敲牛宰马的解释
形容大摆宴席,款待宾客的盛况。
出处

1.

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俺这里敲牛宰马,做个庆喜的筵席。”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指项羽在鸿门宴上大摆宴席,杀牛宰马款待刘邦。
寓意
表达一种隆重的款待,体现对宾客的重视和热情。
列子

1.

朋友结婚时,家里敲牛宰马,宴请了许多亲朋好友。

2.

过年的时候,村里敲牛宰马,庆祝新年的到来。

3.

公司周年庆典上,老板敲牛宰马,招待了所有的员工。

4.

为了庆祝新店开张,老板敲牛宰马,邀请了许多顾客。

5.

农村办喜事时,常常敲牛宰马,场面十分热闹。

6.

俺如今~将苍天告,则愿的共死同生未为老。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三折

敲牛宰马的翻译
德语
großzügig bewirten
日语
盛大な宴会を開く
法语
festoyer somptueusement
英语
feast lavishly
敲牛宰马的字意分解
qiāo
1:(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2:同本义。
3:短杖式的刑具。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zǎi
1:(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2:同本义。
3:一说古代贵族家中的管家或奴隶总管。
4:一说宰为手工业奴隶。
5:古代官吏的通称。
6:古官名。辅佐国君执政的百官之长。
7:屠宰者;厨工。
8:冢,坟墓。
9:宰杀牲畜并割肉。
10:分割疆土;主宰。
11:姓。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敲牛宰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o niú zǎi mǎ)。abac式组合,敲牛宰马意思是:形容大摆宴席,款待宾客的盛况。 表达一种隆重的款待,体现对宾客的重视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