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不语的解释
形容人在思考或犹豫时不说话的状态,常用来表示深思熟虑或难以决断。
出处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2.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原文为“羲之沉吟良久,曰:‘不若北湖’”。寓意
强调在面对重要决定或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思考的重要性。
列子
1.
听到这个难题,他沉吟不语,显然在认真思考解决方案。2.
面对选择,他沉吟不语,最终决定还是要再考虑一下。3.
她沉吟不语地看着菜单,迟迟无法决定要点什么菜。4.
老师问他问题时,他沉吟不语,似乎在组织语言。5.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沉吟不语,显然在权衡利弊。6.
见士及~,便问士及道:“请问哥哥,这是何人所送?如此踌躇?”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八回沉吟不语的翻译
德语
schweigend nachdenken
日语
黙考する
法语
réfléchir en silence
英语
ponder in silence
沉吟不语的字意分解
chén
1:(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同本义。
3:沉迷,沉溺。
4: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5: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6:古水名 。
7: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8: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9:份量重,重。
10:低沉。
yín
1:(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同本义。
3:吟咏;诵读。
4:鸣,叫。
5: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沉吟不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 yín bù yǔ)。abac式组合,沉吟不语意思是:形容人在思考或犹豫时不说话的状态,常用来表示深思熟虑或难以决断。 强调在面对重要决定或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思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