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公案的解释
指未解决的旧案或未了结的事务,常用来形容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纠纷。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清凉泰饮灯禅师》:“时有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祖祢不了,殃及儿孙。’”2.
源于佛教用语,原指禅宗公案未得到解决,后引申为未解决的事务。寓意
提醒人们要重视未解决的问题,及时处理,以免积累成更大的麻烦。
列子
1.
他们之间的矛盾成了未了公案,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
这个案件拖了多年,成了一个未了公案。3.
两人之间的误会成了未了公案,始终无法化解。4.
这桩生意上的纠纷成了未了公案,双方各执一词。5.
这个家庭内部的矛盾成了未了公案,影响了家庭和睦。6.
文成公于‘思无邪’自为一说,前辈谓之~。 ★元·方回《可言集考》未了公案的翻译
德语
ungelöster Fall
日语
未決事件
法语
affaire non résolue
英语
unresolved case
未了公案的字意分解
wèi
1:(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2: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3:(“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不。
4:否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5:滋味
6:地支的第八。
7: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
8: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
9:用以纪时,叫“未刻”。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10:五行属土。
11:十二生肖属羊。
12:将来。
liǎo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àn
1:(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同本义。
3:无靠背的坐具。
4:长方形的桌子。
5:案件。
6: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7:狱讼的案卷。
8:又。
9:按语。同“按”。
10:按;用手向下压。
11:考查,研求。
12:查办。
13:查讯、审问。
14:又。
15:又。
16:又。
17:切。

未了公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liǎo gōng àn)。abcd式组合,未了公案意思是:指未解决的旧案或未了结的事务,常用来形容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纠纷。 提醒人们要重视未解决的问题,及时处理,以免积累成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