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作胡为 wàng zuò hù wéi

abcd式
拼音wàng zuò hù wéi
注音ㄨㄤˋㄗㄨㄛˋㄏㄨˊㄨㄟˊ
繁体妄作鬍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妄作胡为的解释
指胡乱做事,没有根据地乱来,形容行为鲁莽或无理。
出处

1.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妄作威福,胡为乱政”,后演变为“妄作胡为”。
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鲁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列子

1.

小明因为妄作胡为,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妈妈很生气。

2.

他总是妄作胡为,结果惹来很多麻烦。

3.

这群孩子在公园里妄作胡为,破坏了很多花草。

4.

老板批评员工在项目上妄作胡为,导致项目延期。

5.

因为妄作胡为,他失去了很多朋友的信任。

6.

你既已死了,如何又在人世,~,乱惑生人?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妄作胡为的翻译
德语
rücksichtslos handeln
日语
無茶苦茶にする
法语
agir de manière imprudente
英语
act recklessly
妄作胡为的字意分解
wàng
1:(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2:同本义。
3:虚妄,极不真实。
4:不法,胡作非为。
5:狂乱,毫无约束。
6:荒谬,荒诞。
7:相当于“凡”。平庸。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妄作胡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zuò hù wéi)。abcd式组合,妄作胡为意思是:指胡乱做事,没有根据地乱来,形容行为鲁莽或无理。 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鲁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