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一 zhèng lìng bù yī

abcd式
拼音zhèng lìng bù yī
注音ㄓㄥˋㄌㄧㄥˊㄅㄨˋㄧ
繁体政令不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政令不一的解释
形容政令不统一,法令混乱,导致执行困难和混乱的局面。
出处

1.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政令不一,百姓无所适从。'
寓意
强调管理和沟通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统一法令的重要性。
列子

1.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员工对工作要求政令不一,工作效率低下。

2.

团队成员因为沟通不畅,对项目目标政令不一,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3.

家庭成员之间意见不统一,导致家规政令不一,孩子无所适从。

4.

学校的各项规定政令不一,学生们感到困惑和不满。

5.

社区的活动安排政令不一,居民们不知如何参与。

6.

时~,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晋书·应詹传》

政令不一的翻译
德语
widersprüchliche Befehle
日语
政令不一
法语
ordres incohérents
英语
inconsistent orders
政令不一的字意分解
zhēng
1:(zhēng)。
2:征伐。
3:征税。
zhèng
1:(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同本义。
3:主持政事。
4:政治;政事。
5:政策;法令。
6:官长;主事者。
7:政权。
8: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9:朝廷;政府机关。
10:姓。
líng
1:听从
2:名词
3:假设语气词。
lǐng
1: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lì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3:又。
4:命名。
5:使,让。
6:又。
7:命令;法令。
8:时令,季节。
9: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10: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11:官名。
12: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13:名声。
14: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15:美善。
16: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17:又。
18:假使,假设。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政令不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g lìng bù yī)。abcd式组合,政令不一意思是:形容政令不统一,法令混乱,导致执行困难和混乱的局面。 强调管理和沟通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统一法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