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同轨,书同文的解释
形容国家统一,交通和文字标准化,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统一和稳定。
出处
1.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2.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措施之一。寓意
强调统一的重要性,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历史时,了解到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深感古代统一的重要性。2.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同学们讨论了车同轨、书同文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3.
爷爷给孙子讲述古代的故事,提到了车同轨、书同文带来的社会变化。4.
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解了车同轨、书同文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5.
小李在写历史论文时,引用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例子来说明统一的重要性。车同轨,书同文的翻译
德语
standardisierte Gleise und Schrift
日语
車同軌、書同文
法语
voies et écriture standardisées
英语
standardized tracks and writing
车同轨,书同文的字意分解
chē
1:(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同本义。
3:特指战车,兵车。
4:乘车。
5:姓。
jū
1: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guǐ
1:(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2:同本义。
3:车轮的痕迹,车辙。
4:法则、法度。
5:道,导轨。
6:车子。
7:道路;途径。
8:又如;轨途(道路);轨路(道路)。
9:盗窃或作乱的坏人。
10:依循,遵循。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车同轨,书同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ē tóng guǐ, shū tóng wén)。abac式组合,车同轨,书同文意思是:形容国家统一,交通和文字标准化,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统一和稳定。 强调统一的重要性,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