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成名的解释
形容原本微不足道或地位低下的人通过某种途径或机遇而一举成名。
出处
1.
《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2.
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原文为“竖子不足与谋,夺我奇计”,后演变为“竖子成名”。寓意
提醒人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或机遇获得成功和名声。
列子
1.
小李凭借一首歌曲在网络上竖子成名,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2.
这位年轻的画家通过一次画展竖子成名,成为了艺术界的新星。3.
原本籍籍无名的作家通过一本畅销书竖子成名,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4.
这位业余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夺冠,竖子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5.
小张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小窍门,竖子成名,吸引了许多关注者。6.
鬼雄入梦二三辈,~千百场。 ★傅専《哭杨笃生》竖子成名的翻译
德语
berühmt werden
日语
一躍して有名になる
法语
devenir célèbre
英语
rise to fame
竖子成名的字意分解
shù
1:纵。与“横”相反。
2:童仆。
3:宫中供役使的小臣。
4:书法的直笔画,从上一直向下。
5:古时对人的蔑称、贱称。
6:对宦官的蔑称。
7:姓。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竖子成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zǐ chéng míng)。abac式组合,竖子成名意思是:形容原本微不足道或地位低下的人通过某种途径或机遇而一举成名。 提醒人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或机遇获得成功和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