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的解释
形容头脑眩晕,眼前发黑,站立不稳,感觉天旋地转。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莽头眩目眩,不得已而听命。”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处于不适环境中。
列子
1.
他站得太久,感到头晕目眩,不得不坐下来休息。2.
在游乐园坐过山车后,她感到头晕目眩,赶紧找了个地方坐下。3.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导致他头晕目眩,不得不休息一下。4.
在高空俯瞰城市时,他感到头晕目眩,赶紧抓紧栏杆。5.
长时间的饥饿让他感到头晕目眩,只能慢慢吃东西恢复体力。6.
看见这种光怪陆离的政治局面,上海人不能不~,胆战心惊。 ★欧阳山《苦斗》头晕目眩的翻译
德语
Schwindel und Desorientierung
日语
めまいと混乱
法语
vertige et désorientation
英语
dizzy and disoriented
头晕目眩的字意分解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yūn
1:昏倒。
yùn
1:(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2:同本义。
3:日月周围的光圈。
4:环形花纹或波纹。
5:光环 。围绕于乳头周围的有色环(乳晕),或围绕于水疱或脓疱周围的有色的环。
mù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头晕目眩,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óu yūn mù xuàn)。abac式组合,头晕目眩意思是:形容头脑眩晕,眼前发黑,站立不稳,感觉天旋地转。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处于不适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