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声三日 yú shēng sān rì

abc式
拼音yú shēng sān rì
注音ㄩˊㄕㄥㄙㄢㄖˋ
繁体餘聲三日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余声三日的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结束,但余波或影响持续了三天。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影响力或余音绕梁的效果。
出处

1.

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

出自《晋书·王彪之传》:'彪之虽去,余声三日不绝。'
寓意
强调事情的影响力和持续性,提醒人们要重视事情的后续影响。
列子

1.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仍在讨论,余声三日不绝。

2.

电影上映后,观众的热情持续高涨,余声三日。

3.

比赛结束后,球迷们仍在回味精彩的瞬间,余声三日。

4.

演讲结束后,大家还在讨论演讲的内容,余声三日。

5.

节日庆典结束后,街坊邻居仍在回味,余声三日。

6.

但令闻一曲,~飞。 ★北周·庾信《听歌一绝》

余声三日的翻译
德语
Nachhall für drei Tage
日语
余韻三日
法语
échos persistants pendant trois jours
英语
lingering echoes for three days
余声三日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饱足。足食得饱。
3:剩下;剩余。
4:剩下的,多余的。
5:残留的;遗留的。
6:次要的。
7:不尽,无穷。
8:其余,其他,以外。
9: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闲暇。
11: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12:又。
13:又。
14:农历四月的别称。
15:“余”的简化字 “余”。
16:姓。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同本义。
3:白天,白昼。
4: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一昼夜。
6:时间,光阴。
7:每日,每天。
8:他日,改天。
9:往日,从前。

余声三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ú shēng sān rì)。abc式组合,余声三日意思是:比喻事情已经结束,但余波或影响持续了三天。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影响力或余音绕梁的效果。 强调事情的影响力和持续性,提醒人们要重视事情的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