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纵横的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原指古代宫廷中,侍从们拿着手杖和鞋子来回走动,现多用来形容人多而杂乱的场面。
出处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于是项羽乃上马,持戟而立,召诸将谓曰:‘吾与籍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势如破竹,所向无前。今籍之军,兵少而将弱,犹能与吾争天下乎?’诸将皆曰:‘不敢!’于是项羽乃令诸将‘各持兵器,横行于前’。后演变为‘杖履纵横’一词。
寓意
强调人多杂乱的热闹场面,常用来描述公共场所的繁忙景象。
列子
1.
周末的商场里,顾客们杖履纵横,热闹非凡。2.
节假日期间,旅游景点常常是杖履纵横,游人如织。3.
学校放学时,校门口总是杖履纵横,学生们急匆匆地赶回家。4.
展览会上,各类参观者杖履纵横,争相观看新产品。5.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旅客们杖履纵横,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列车。杖履纵横的翻译
德语
lebhaft und geschäftig
日语
人々が行き交う
法语
affairé et animé
英语
bustling with activity
杖履纵横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zòng
1:(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2:同本义。
3: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4:广泛。
5:发;放。
6:释放;放走。
7: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8: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9:(纵,定纵。)又。
10:纵然,即使。
héng
1:(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同本义。
3:侧,旁边。
4: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5: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6:跟地面平行的。
7: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8:广,宽广。
9:横陈。
10:横渡;横越。
11:充满;遮盖。
12:交错,错杂。
13:姓。
hèng
1:横暴;放纵。
2:祸害。

杖履纵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lǚ zòng héng)。abcd式组合,杖履纵横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原指古代宫廷中,侍从们拿着手杖和鞋子来回走动,现多用来形容人多而杂乱的场面。 强调人多杂乱的热闹场面,常用来描述公共场所的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