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贤礼士的解释
敬贤礼士指的是尊敬有才德的人,礼遇有学问的人。表达对有德有才之人的尊敬和礼遇。
出处
1.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敬德,礼士,惠民,忠君,信友,此五者,国之宝也。'寓意
强调对有才德之人的尊重和礼遇,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风气。
列子
1.
公司新来的总经理对每一位员工都敬贤礼士,深受大家的爱戴。2.
在学术会议上,主持人对每位发言的学者都敬贤礼士,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
学校的领导对优秀教师敬贤礼士,激励了更多教师的积极性。4.
社区活动中,组织者对志愿者敬贤礼士,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5.
在家庭聚会上,长辈对晚辈的才华敬贤礼士,让年轻人感到被尊重。6.
玄德公纳谏如流,~。 ★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四折敬贤礼士的翻译
德语
die Weisen achten und die Gelehrten ehren
日语
賢者を敬い、士を礼する
法语
respecter les sages et honorer les érudits
英语
respect the wise and honor scholars
敬贤礼士的字意分解
jìng
1:(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同本义。
3: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4:尊重,尊敬。
5: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6:姓。
xián
1:(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有德行;多才能。
3:对人的敬称。
4:良,美善。
5:艰难;劳苦。
6:有才德的人;人才。
7:人的贤能。
8:胜过,超过。
9:尊重;崇尚。
lǐ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敬贤礼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g xián lǐ shì)。abac式组合,敬贤礼士意思是:敬贤礼士指的是尊敬有才德的人,礼遇有学问的人。表达对有德有才之人的尊敬和礼遇。 强调对有才德之人的尊重和礼遇,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