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乡僻壤 piān xiāng pì rǎng

abac式
拼音piān xiāng pì rǎng
注音ㄆㄧㄢㄒㄧㄤㄆㄧˋㄖㄤˇ
繁体偏鄉僻壤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偏乡僻壤的解释
形容偏远、荒凉的地方,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出处

1.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偏乡僻壤,怎比得都中风流。”
寓意
提醒人们关注和尊重偏远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体现对多样性的包容。
列子

1.

他们决定去偏乡僻壤的山村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2.

他在偏乡僻壤的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店,生意却出乎意料的好。

3.

为了拍摄纪录片,摄制组深入偏乡僻壤,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画面。

4.

她喜欢去偏乡僻壤探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自然美景。

5.

虽然生活在偏乡僻壤,但这里的人们依然热情好客。

偏乡僻壤的翻译
德语
entlegene und unzugängliche Gebiete
日语
辺鄙な地方
法语
régions éloignées et inaccessibles
英语
remote and inaccessible areas
偏乡僻壤的字意分解
piān
1:(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同本义。
3:边远。
4: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5: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6:假借为“遍”。普遍。
7:扁舟,小船。
8:疾飞,飘扬。
9:部属。
10:配偶的一方。
11:倾侧。
12:表示时间,相当于“正的”、“恰巧”。
xiāng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地方;处所。
6:用作动词,读xiàng
7:姓。
1:(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2: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3:邪僻。
4:受宠爱的人。
rǎng
1:(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土壤。
3:泛指泥土。
4:也指一般的土地。
5:地区。
6: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7:丰收。
8:毗连;连接。
9:凿地出土。
10:姓。

偏乡僻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iān xiāng pì rǎng)。abac式组合,偏乡僻壤意思是:形容偏远、荒凉的地方,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提醒人们关注和尊重偏远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体现对多样性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