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不清的解释
形容人的神志不清醒,精神状态不正常,可能是由于疾病、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出处
1.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2.
出自《金瓶梅》第五十一回:“这厮醉了,神志不清,只管胡言乱语。”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和安全,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神志不清。
列子
1.
他发高烧后,神志不清,说了很多胡话。2.
喝了太多酒后,他神志不清,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3.
老人因为药物的副作用,神志不清,需要家人照顾。4.
受伤后他一度神志不清,但经过治疗后逐渐恢复。5.
她因为极度疲劳,神志不清,差点发生危险。6.
他有些~,少理会他。神志不清的翻译
德语
verwirrt und desorientiert
日语
意識が朦朧
法语
confus et désorienté
英语
confused and disoriented
神志不清的字意分解
shén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7:灵验。
8:姓。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īng
1:(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同本义。与“浊”相对。
3:清洁;洁净;纯洁。
4:清明。
5:清凉。
6:清冷,凄清。
7:清平;太平。
8:寂静。
9:清雅高尚。
10:清白。
11:清静;恬静。
12:清正。
13:清廉。
14: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15:清香、清馨、清醇。
16:无余。
17:纯粹。
18: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滤去酒糟的甜酒。
20:粪槽,厕所。
21:清除。
22: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23:姓。

神志不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én zhì bù qīng)。abcd式组合,神志不清意思是:形容人的神志不清醒,精神状态不正常,可能是由于疾病、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和安全,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