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的解释
比喻外行人,对某一领域或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的人。
出处
1.
《五灯会元·天竺证悟法师》:“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他是个门外汉,哪里懂得这些规矩。”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要谦虚,同时也鼓励不断学习和探索。
列子
1.
虽然他是电脑编程的门外汉,但对学习新知识充满热情。2.
在绘画方面,我完全是个门外汉,只能欣赏别人的作品。3.
作为一个烹饪的门外汉,他尝试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4.
她对园艺一窍不通,完全是个门外汉。5.
虽然他是音乐的门外汉,但他在音乐会上听得津津有味。6.
起初如果只作~,随他谈什么,也不至出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门外汉的翻译
德语
Laie
日语
素人
法语
profane
英语
layman
门外汉的字意分解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hàn
1:(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3: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4: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5:国名。
6:(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7:(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8:(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9:(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门外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én wài hàn)。abcd式组合,门外汉意思是:比喻外行人,对某一领域或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的人。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要谦虚,同时也鼓励不断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