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 bǐ bǐ jiē shì

abab式
拼音bǐ bǐ jiē shì
注音ㄅㄧˇㄅㄧˇㄅㄧˇㄅㄧˇㄐㄧㄝㄕˋ
繁体比比比比皆是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比比皆是的解释
形容某一种情况或事物非常普遍,到处都可以见到。
出处

1.

《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羽大呼曰:‘吾为公取天下,比比皆是!’”
寓意
强调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普遍性,提醒人们注意观察和思考。
列子

1.

在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朵比比皆是,令人赏心悦目。

2.

市场上的小吃摊比比皆是,游客们可以尽情品尝。

3.

这个小区的绿化做得非常好,草坪和树木比比皆是。

4.

在书店里,关于成功学的书籍比比皆是,供读者选择。

5.

节日期间,街头巷尾的灯笼和彩旗比比皆是,营造出喜庆的气氛。

6.

上自朝廷,下至草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比比皆是的翻译
德语
überall zu sehen
日语
あちこちに見られる
法语
partout visible
英语
everywhere to be seen
比比皆是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同本义。
3:连接,接近。
4:比较;考校,核对。
5:及,等到。
6:勾结;偏爱。
7:等同。
8:具备。
9: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10:接近;亲近。
11:密(与“稀”、“疏”相对)。
12:和谐。
13:皆,都,同等地。
14:连续,频频。
15:近来。
16:比起。
17:为;替。
18:及,等到。
19:姓。
1:(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同本义。
3:连接,接近。
4:比较;考校,核对。
5:及,等到。
6:勾结;偏爱。
7:等同。
8:具备。
9: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10:接近;亲近。
11:密(与“稀”、“疏”相对)。
12:和谐。
13:皆,都,同等地。
14:连续,频频。
15:近来。
16:比起。
17:为;替。
18:及,等到。
19:姓。
jiē
1:(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同本义。
3:;一同。
sh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3:对的,正确的。
4:此,这。
5: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遵从,以为法则。
7: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9:表示让步。
10:表示肯定 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11:“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12: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平时太骄傲了。
13:或者。
14: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15: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16:帮助宾语提前。
17:姓。

比比皆是,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bǐ jiē shì)。abab式组合,比比皆是意思是:形容某一种情况或事物非常普遍,到处都可以见到。 强调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普遍性,提醒人们注意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