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少国疑的解释
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年幼,导致国内出现猜疑和动荡不安的局面。
出处
1.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主少国疑,百姓亲附”。寓意
提醒人们在领导者年幼或缺席时,需保持警惕,防止内部动荡。
列子
1.
公司领导突然离职,员工们主少国疑,担心公司的前景。2.
班级里班长突然请假,同学们主少国疑,不知道谁来主持大局。3.
家庭中父母离家出差,孩子们主少国疑,感到不安。4.
社团负责人突然辞职,成员们主少国疑,担心社团的未来。5.
社区管理者临时更换,居民们主少国疑,对社区的管理产生怀疑。6.
疆场骚动,~,不乘此时出师却贼,如何安定社稷?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九十六回主少国疑的翻译
德语
der Herrscher ist jung und das Land ist in Zweifel
日语
君主が幼く国が疑わしい
法语
le dirigeant est jeune et le pays est en doute
英语
the ruler is young and the country is in doubt
主少国疑的字意分解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shǎo
1:(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2:同本义。
3:薄弱。
4:
5:短缺,距原来的要求还差。
6:使少,减少;削弱。
7:轻视,看不起。
8:稍稍,稍微。
9:又。
10:一会儿。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y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主少国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ǔ shǎo guó yí)。abac式组合,主少国疑意思是: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年幼,导致国内出现猜疑和动荡不安的局面。 提醒人们在领导者年幼或缺席时,需保持警惕,防止内部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