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镪顿挫 kēng qiāng dùn cuò

abcd式
拼音kēng qiāng dùn cuò
注音ㄎㄥㄑㄧㄤˇㄉㄨㄣˋㄘㄨㄛˋ
繁体鏗鏹頓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铿镪顿挫的解释
形容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常用来描述朗诵或演讲的效果。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2.

出自《文心雕龙·声律》:'铿镪顿挫,声律之美也。'
寓意
强调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鼓励人们在表达中追求美感和力量。
列子

1.

诗朗诵比赛上,小明的朗诵铿镪顿挫,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2.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词,声音铿镪顿挫,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3.

演讲比赛中,李华的演讲铿镪顿挫,深深打动了评委。

4.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台词铿镪顿挫,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

5.

广播员播报新闻时,声音铿镪顿挫,让听众感到非常专业。

铿镪顿挫的翻译
德语
klingend und kraftvoll
日语
響き渡る力強さ
法语
sonore et puissant
英语
sonorous and forceful
铿镪顿挫的字意分解
kēng
1:(形声。从金,坚声。本义:象声词) 同本义。
2:咳声。
3:碰撞;撞击。
qiǎng
1: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
qiāng
1:能起化学反应的酸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dùn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7: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8:立刻。
cuò
1:(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2:同本义。
3:失败。
4:挫伤,折伤。
5:弯折,收缩。

铿镪顿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ēng qiāng dùn cuò)。abcd式组合,铿镪顿挫意思是:形容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常用来描述朗诵或演讲的效果。 强调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鼓励人们在表达中追求美感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