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应故事的解释
指敷衍应付,虚假地应付某事,表现出一种不真诚的态度。
出处
1.
《宋史·刘黻传》:“比年朋邪扇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我这也是虚应故事,敷衍门面。”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敷衍了事,强调诚意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在公司开会时总是虚应故事,不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2.
为了应付检查,老师们只是虚应故事,没有真正解决问题。3.
这次活动他只是虚应故事,参与度很低。4.
面对朋友的求助,他只是虚应故事,没有真心帮助。5.
为了完成任务,他只是虚应故事,没有深入研究。6.
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定要狗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虚应故事的翻译
德语
nur zum Schein tun
日语
形式的に応じる
法语
faire semblant
英语
go through the motions
虚应故事的字意分解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gù
1:(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同本义。
3:事;事情。
4: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5:旧识;旧交。
6: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7:旧的事物。
8: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9:原来。旧时的。
10:时代久远。
11:死亡。
12:衰老。
13:故意,存心。
14:原来,本来。
15:仍,还是。
16:何,何故。
17: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虚应故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ū yìng gù shì)。abcd式组合,虚应故事意思是:指敷衍应付,虚假地应付某事,表现出一种不真诚的态度。 提醒人们要避免敷衍了事,强调诚意和责任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