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时度势 kuí shí duó shì

abac式
拼音kuí shí duó shì
注音ㄎㄨㄟˊㄕˊㄉㄨˋㄕˋ
繁体揆時度勢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揆时度势的解释
指根据时机和形势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强调在做决定时要考虑当前的时机和环境。
出处

1.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自鸦片烟之议兴,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然振厉戎行,足以制伏夷人。”

2.

出自《汉书·贾谊传》,原句为:“揆时度理,稽之圣人。”
寓意
强调在做决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体现出智慧和远见。
列子

1.

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他总是揆时度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2.

面对市场变化,公司管理层揆时度势,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

3.

在家庭装修时,设计师揆时度势,根据房屋结构和业主的需求来设计。

4.

在旅游计划中,揆时度势选择了最佳的出行时间和路线。

5.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揆时度势,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

欲求一贤督抚言之,而~,不可轻动,故迟之。 ★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

揆时度势的翻译
德语
die Situation beurteilen und entsprechend handeln
日语
時勢を量って行動する
法语
évaluer la situation et agir en conséquence
英语
judge the situation and act accordingly
揆时度势的字意分解
kuí
1:(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2:同本义。
3: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4:管理;掌管。
5:灭;破。
6:准则;原则。
7:事务;政事。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1:(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2:同本义。
3:法制;法度。
4:限度,限额。
5:胸襟;器度。
6:心意,考虑。
7:计划。
8:度过,越过。
9: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10:超度;宗教说法,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11:谱写。
12:次。
13:姓。
duó
1:估计,推测。
2:衡量。
3:量;计算。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揆时度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uí shí duó shì)。abac式组合,揆时度势意思是:指根据时机和形势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强调在做决定时要考虑当前的时机和环境。 强调在做决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体现出智慧和远见。